基建投资成7月数据最大亮点 下阶段需着力扩大有效需求
原标题:基建投资成7月数据最大亮点,基建下阶段需着力扩大有效需求
接下来,投资宏观政策着力点应转向更大力度扩大国内需求,成月转向增强市场主体的数据内生动力,转向培育经济增长的最大着力新动能。
受国内疫情散发、亮点高温多雨等因素影响,下阶需求7月经济恢复的段需势头边际放缓,多项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有效
8月15日,基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投资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成月涨幅较前6个月回落0.4个百分点。数据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最大着力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亮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3.8%,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在主要经济指标中,基建投资成为最大亮点。数据显示,1~7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4%,比1~6月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加快。
经济数据出炉当天,超预期“降息”落地。人民银行15日早间公布,当日开展4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75%、2.00%,均较前次操作下降10个基点,远超市场预期。
多位专家分析,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三季度至关重要。“降息”或意味着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激发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正在成为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发力点。接下来,宏观政策着力点应转向更大力度扩大国内需求,转向增强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转向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基建投资连续3个月提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7月份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全球通胀压力居高难下。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频发,叠加高温多雨不利因素,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有所加大。
投资方面,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19812亿元,同比增长5.7%。随着稳投资力度持续加大,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快,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提速。1~7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4%。
分析认为,基建投资提速,一方面是因为专项债发行加快,使得基建项目资金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畅通交通物流政策取得实效,保障了项目施工进度。
近期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8月12日湖北省举行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758个,总投资9063亿元。8月11日,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三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开工项目187个,总投资1987亿元。
随着大批基建项目开工,7月份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速由负转正,结束了连续14个月下滑的态势。进入三季度,工程施工条件进一步改善,加之债券、信贷、创新金融工具、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各类资金加快到位,有望形成更多实物量。
除了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补短板、惠民生领域的城乡建设投资也不乏亮点。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要求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力争2022年内建成不少于40个“口袋公园”。据此推算,2022年内全国将建成超1000个“口袋公园”。机构预计,全国仅按1000个“口袋公园”计算,总投资将高达50亿~100亿元。
全国各地已开始加快建设“口袋公园”,而且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比如,北京市经开区规划了13个“口袋公园”建设项目,投资约6000万元。山东省临沂市今年规划建设口袋公园143处,未来5年中心城区将建设口袋公园485处。临沂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建设口袋公园投资将达到2.5亿元,直接投资以外还能提供可观的就业机会,并能带动周边文旅、消费等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表示,现阶段通过创造更多需求,挖掘促投资、稳就业潜力需要政策制定上更趋细化。诸如“口袋公园”建设等看似从小处着眼,却能带来数以万计就业增长和数十亿元投资规模,这对扩大需求和有效投资能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
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
在主要投资领域中,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回落。1~7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上涨9.9%,涨幅比1~6月回落0.5个百分点。
需求不足、预期转弱是制造业投资回落的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落3.2个百分点至52.0%,创今年以来最低水平。央行数据也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较弱,7月企业新增加中长期贷款仅3459亿元,同比少增1478亿元。
此次“降息”的一大目的则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业内分析,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充裕,信贷资金供给充足,而降低融资成本仍有空间,降低央行政策利率是最直接的做法。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降息”或与近期经济修复势头较缓、宽信用进程再生波折直接相关,显示当前货币政策仍以稳增长为主要取向,国内结构性通胀压力和海外央行收紧,都未对国内央行政策性降息构成实质性障碍。近期宏观经济修复势头较缓,需要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适度刺激总需求。
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在继续下探。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6.4%,降幅比1~6月扩大1.0个百分点。指出,房地产投资是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拖累项。在销售弱企稳、外部融资环境未出现明显改善以及房企投资较为谨慎的背景下,后期房地产投资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近期,一些地区发生了烂尾楼断贷风波,过去一年持续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形势更加严峻。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银保监会12日表示,将加强与各方工作协同,配合积极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地方上也动作频频,郑州、宁波、咸阳、平顶山等城市召开房企座谈会,全面落实“保交楼”。长沙、东莞等多地出台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新规,要求将购房款直接存入监管账户,保证资金“留在项目”,优先用于项目建设,保障房地产项目竣工交付。机构指出,随着各地稳楼市政策的推进,尤其是保交付方面的政策保障,后续房地产市场有改善的空间。
付凌晖在当日发布会上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尽管最近有些地方出现了房地产项目交付问题,但从全国看,大部分施工期在两年以上,接近交付期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进度保持平稳,总体风险是可控的。总的看,房地产市场呈现下行态势,当前整体上处于筑底阶段。随着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因城施策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对于经济的影响会逐步改善。
着力扩大有效需求
“从当前来看,经济目前还是处在恢复进程中,市场需求的制约作用还是比较大,企业经营的困难比较多,经济回升的基础有待巩固。”付凌晖说。
多地疫情散发、汽车销售有所放缓等因素影响,社零总额增速比上月有所放缓,未能够延续反弹的趋势。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70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2046亿元,增长1.9%。
关于接下来的消费走势,付凌晖表示,在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和促消费政策作用下,居民消费有望逐步恢复,特别是汽车和家电消费优惠政策持续发力,将拉动大宗商品销售增长。一些地方通过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效果也逐步显现。这些情况表明,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持续恢复、居民压抑的消费潜力就会释放,消费意愿会增强,生活中的烟火气也会逐步回归。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第一财经表示,消费全年增速可能在0~2%左右,疫后服务业和大量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导致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雇员工资缩水,将对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形成最大制约。最近在部分地区疫情又出现反复,可能导致的消费场景受限会对社零增速形成一定拖累。
市场需求不足也在制约工业生产。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8%,增速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付凌晖表示,工业生产继续恢复,产业链供应链逐步打通,但是市场需求恢复滞后,制约了工业的生产,也导致企业产成品库存增加,资金周转紧张,不利于供需循环良性运转。
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制造业企业占比连续四个月上升,7月超过五成。“下阶段,要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发挥专项债作用,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带动相关制造业投资增长,推进促消费政策实施,推动外贸促稳提质。同时落实好各项减税助企纾困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夯实工业生产恢复基础。”付凌晖说。
全国政协委员王一鸣日前在一场公开演讲中指出,当前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下半年要继续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基础上协同推进宏观调节和动力的转换。政策着力点应转向更大力度的扩大国内需求,转向增强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转向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他分析,扩大内需方面,还需要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恢复的关键性作用,当前增加有效投资仍是加快经济恢复的关键。除了落实好已有政策,还要拓展新的投资空间。增强消费持续扩大的内生动力,应该有中长期的措施。例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释放巨大的消费潜能。
(责任编辑:休闲)
-
纽约联储行长:高利率料持续到明年末 9月加息幅度由整体数据来决定
尽管拒绝透露下月期望的升息幅度,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John Williams表示需要将利率提高到足以让通胀降温的水平。Williams周二表示,“我们需要有一定的限制性政策来减缓需求,目前相关措施 ...[详细]
-
兰州市政府副市长杨德智在今天召开的兰州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介绍,7月27日0时至24时,兰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例含1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其中城关区13例,七里河区2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41 ...[详细]
-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由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的“力箭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于7月27日12时0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它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顺利将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轨道大气密度探测试验卫 ...[详细]
-
二季度中国市场黄金需求整体表现不佳 展望三四季度环比将略有回升
针对2022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先生的解读:2022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出现跌势,同比下降8%至948吨。但在一季度黄金ETF强势流入的推动下,2022年上 ...[详细]
-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保险资金助力科技发展持续取得进展,险资投资“专精特新”企业尚面临哪些难点?在2022论坛年会上,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贾飙表示,近年来,保险资金 ...[详细]
-
美联储主席:9月再现“异常大幅”加息或是合适的,但要取决于数据
澎湃新闻记者 侯嘉成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2时,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由1.50%-1.75%上调75个基点至2.25%-2.50%,符合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连续第二次加息 ...[详细]
-
文/乐居财经 吕秀伦在华鸿嘉信做总裁是什么体验?过去两年期间,这家公司换了三任总裁。其中张立洲在任最短,仅仅三个月;还有任职仅半年,就处于失联状态的黄士冯;最长的谈建平也于近日与华鸿嘉信分道扬镳,在职 ...[详细]
-
IT之家7月29日消息,被育碧解雇的前《刺客信条》系列顶级开发者现在宣布加入。《刺客信条:英灵殿》和《刺客信条:起源》的创意总监 AshrafIsmail 在被指控滥用权力和婚外情后,于2020年8月 ...[详细]
-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倪浩】前10个月,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的小麦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而同期,作为中国过往的进口大户,美国出口中国的小麦出现暴跌,只剩下去年的零头。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分析 ...[详细]
-
美联储大手笔加息接连落地,缩表进程却“雷声大雨点小”。每周公布一次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21日,美联储总资产规模为88992.13亿美元,较今年6月1日的缩表起始规模,仅小幅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