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减、进口少、需求差,复杂情况下花生价格涨跌咋判定?
来源:期货日报
“自4月25日反弹以来,面积至5月11日的减进价格最高价9828元/吨,花生期货主力2210合约在10个交易日内累计最大上涨幅度为858元/吨。口少况下”
中原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刘四奎告诉期货日报记者,需求虽然与豆油、差复油、杂情涨跌咋判菜油期现货价格同期的花生涨幅相比,花生期现货价格涨幅不值一提,面积但在当前俄乌冲突呈现扩大化、减进价格长期化等背景下,口少况下受进口葵花油、需求葵花籽等高端油脂油料数量减少的差复提振,花生及花生油价格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杂情涨跌咋判关注。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花生花生市场将为相关主体提供更多的面积介入良机,特别是在期现货基差较大之际,花生筛选厂、贸易商、产业企业等可以利用花生期货进行套保操作。
新季花生种植面积下调概率大
“优良与种子都卖脱销了,这是多少年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了。”河南省金五谷粮油公司副总经理李彦军告诉记者,从截至目前的河南省春花生种植面积,以及后期农民种植麦茬花生的意向来看,河南花生主产区驻马店、南阳等地的新季花生种植总面积下调是大概率事件。究其原因,一是种植花生费工费力,尤其是去年收获季出现连续阴雨天气,让种植花生的农民吃尽了苦头,导致缺少劳动力的农户主动减少新季花生种植面积。二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花生市场需求一直不温不火,大部分时间花生价格处在8000元/吨以下,让农户看不到种植收益好转的迹象。三是受各地鼓励种植大豆等政策刺激,部分农户选择了种植投入少、收益相对不错的其他农作物。
据李彦军介绍,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他所在公司交割花生实物500多吨,虽然过程比较曲折,但总体还是比较顺利的。
“去年河南部分地区花生质量较差,销售价格自然也比较低,导致当地农户种植花生收益不高。今年春季花生种植开始后,很多农户减少了春花生的种植。与此同时,当前河南省已进入麦茬花生备播阶段,但从农户积极购买大豆、玉米种子的劲头分析,麦茬花生种植面积扩大的可能性不大。”李彦军说。
山东省烟台市花生市场资深人士赵波告诉记者,据他对山东、吉林、辽宁与内蒙古花生种植市场的调研,上述地区新季花生种植增长的概率均比较低。一是部分产区退耕还林工作不断加强,为了防沙固林,原来种植花生、西瓜的田地将调整种植结构。二是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价格涨幅过大,令花生种植投入增长过快,与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相比,花生种植收益的优势并不明显。三是受疫情防控影响,东北地区部分农户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花生备播工作。
中国花生精英网运营部负责人马吉广介绍,据对2022年70家花生种子贸易商数据跟踪统计,截至4月中旬,2022年种子销量3.23万吨,与2021年的销量5.03万吨相比下滑35%,与2020年的销量4.89万吨相比下滑33.94%。
另据了解,吉林、内蒙古等地包地大户受种植政策等影响,花生种植不太顺利;江苏等地则存在种子质量下降等问题。
花生进口数量大幅下滑
据了解,2022年1月至3月,我国花生米进口量仅5.5万吨,与去年同期的19.3万吨相比,减少了71.5%。同期,花生果进口量仅2.1万吨,与去年同期的8.9万吨相比,减少了76.4%。
“近年来,我国进口花生利润受汇率及运费的影响较大,高涨的海运费等让进口长期处于倒挂状态。”马吉广说,当前我国进口的花生主要以完成油厂合同为主,随着国内花生米价格不断走高,进口花生米及花生果的食用性价比正在凸显。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20年、2021年我国花生(花生果全部折合为花生米,不包含花生油)的年进口总量均在100万吨以上,但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花生等油脂油料价格上涨较快,加之部分出口国政治局势不稳、海运费上涨、船期不定等因素影响,我国花生进口数量大幅下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赵波说,从目前的形势推断,2021/2022年度我国进口花生总量可能仅20万吨。按正常年份来算,目前正是进口花生大量到港的时间,但当前港口较为冷清。预计7—8月份会有部分美国花生到港,但从当前美国花生的价格、库存数量等来看,进口量不会太大。
市场需求低迷
李彦军告诉记者,他所在公司交割的500多吨花生以“通货米”为主。为什么不拿“油料米”来完成花生期货交割呢?
“去年新季花生上市之后,无论油厂还是花生下游食用端厂商,对花生收购均不是太积极。”李彦军说,这是导致花生价格一直低迷不振的主要原因。进入3月后,虽然价格稳中有升,但反复波动时常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顺利完成期货交割,并留出较大的处置空间,公司制定了以较高质量的“通货米”作为交割品的经营策略。一是主动提高交割品质量,可以保证在市场出现期现货价格同步下滑的情况下及时化解风险,一方面让买方难以挑出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随时平仓了结,且可以利用质量优势在现货市场完成销售。二是给花生筛选厂等合作伙伴创造盈利机会,如筛选厂购入“通货米”后可以进行分级处理,“高端商品米”与“小米”等的价值均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目前,国内市场高端花生米需求较为疲弱,低端米的需求也不是十分旺盛,市场实际上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李彦军说,受疫情影响,花生油价格走高之后,市场销量明显趋于下降。
据马吉广介绍,截至目前,2021/2022年度国内油厂花生米原料的收购量在136万吨左右。近5年的平均收购量为158万吨,2017/2018年度至2019/2020年度的3个年度的平均收购量为151万吨。当前年度“油料米”均价在7602元/吨左右,而5年均价为7706元/吨,4年均价为8094元/吨,3年均价为8483元/吨。2022年1—4月,我国花生内贸市场到货量为19.18万吨,同比去年减少26.99万吨,下滑18.18%;春节后到货量为13.89万吨,同比去年的21.01万吨,下滑33.88%。
(责任编辑:焦点)
-
国家卫健委:要全链条、全要素的加强防控处置能力建设,扩充重症救治资源
央视网消息:11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不折不扣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全力抓好当前疫情处置工作举行发布会。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现在国内已经有2万例确诊病例,其中重症病例100多例。有观点认为,以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9月1日晚间,002460)与300432)披露“联姻”公告,双方将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新建年产20万吨磷酸二氢锂一体化项目。上述项目分期实施 ...[详细]
-
随着美联储2022年3月开始第一次加息以及随之而来5月、6月、7月的三次连续加息,全球外汇市场演变为大多数国家货币的修罗场,镜像的美元指数创出了自2008年大危机以来的新高,最高到达了109.28。日 ...[详细]
-
又一家券商IPO过会。9月1日晚间,证监会发布第十八届发审委2022年第99次会议审核结果显示,首创证券首发申请获得通过。这也是今年以来继东莞证券、信达证券之后,第3家IPO过会的券商。一旦上市成功, ...[详细]
-
国家卫健委:扩充重症救治资源,改善方舱医院环境,确保发热门诊全天候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尤方明 北京报道优化防控20条措施提出,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 ...[详细]
-
导读:这是上海连续第五年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前四届大会共吸引600余家重点企业参与合作,155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投资额累计达1107亿元。AI正在从虚拟世界走向现实中。9月1日上午,2022世界人 ...[详细]
-
“宁王”又有新动作:与中国移动展开全面合作!缺席9月券商金股名单,却获北上资金逆势买入
9月1日与签署合作协议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在此之前,宁德时代还曾与新能源行业龙头协鑫集团展开合作。与多家行业龙头谋求合作9月1日,中国移动与宁德时代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零碳 ...[详细]
-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9月2日讯记者钟文鑫)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网站消息,迪脉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迪脉上海公司”)近日被没收违法所得1.34083万元,罚款1.34083万元,原因是“生产、 ...[详细]
-
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理财公司需以资产配置为内核,坚持稳健定位
11月15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主办,浦银理财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本届年会主题是“大资管进化再启航”。 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表示,目前 ...[详细]
-
9月3日0—12时 广东深圳新增22例确诊病例和11例无症状感染者
在9月3日举行的深圳疫情防控发布会上通报:9月2日0—24时,深圳新增87例阳性病例。80例在隔离观察人员中发现,1例在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1例在主动就诊中发现,5例在社区筛查中发现;54例诊断为新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