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狂人的雷曼时刻,加密独角兽Celsius危机始末

时间:2025-07-05 18:24:33来源:芙蓉出水网 作者:休闲

- 99% vs. 1%

宣传上,创业Celsius的狂人刻加话术一成不变,但卓有成效:存入加密货币获得最高18%的曼时密独末年化收益率,每周派息。角兽机始

Celsius计息分为两种方法,创业in-kind Reward,狂人刻加存入一种Crypto资产选择用此资产计算利息,曼时密独末比如存入SNX,角兽机始用SNX收取利息。创业

in-Cel Reward,狂人刻加存入一种Crypto资产选择用Celsius平台币 CEL 计算利息,曼时密独末整体APY更高。角兽机始

整体收益率而言,创业在Celsius上,狂人刻加比特币约为 3% 至 8%,曼时密独末以太坊为 4% 至 8%,USDT 为 9% 至 11%,那么问题来了,无风险的高收益率从何而来?

借贷业务当然是相对稳妥的商业模式,但是面临资金效率的问题,并不是所有资金都被匹配产生收益,资金效率低,会导致APY低,从而影响负债端(吸储)扩张。

因此,一个行业潜规则是,除了借贷,Celsius、BlockFi等借贷平台往往还会在别处寻找收益。

在音乐狂欢的牛市,通过多种套利策略获得“无风险收益”并不是难事,比如GBTC 套利和期货市场期货溢价套利,甚至层层嵌套,在DeFi中加杠杆获得收益…… 在牛市,这属于司空见惯的行为,毕竟同行都在这样做,急剧扩张资产规模,你不这样做就落后于人。

然而,牛市音乐总有停止的一天。

当稳定套利的机会消失,为了为储户创造高收益,Celsius不得不使用越来越奇特和风险更高的金融工具。

比如,Terra生态的Anchor Protocol ,Celsius是Anchor 上的超级巨鲸,在暴雷前发送数亿美元加密资产至Anchor,也成为了最后压垮UST的最后稻草之一。

其次,Celsius 承诺给储户最高8%的以太坊存款收益,为了实现这一收益,Celsius 选择将大量ETH置换为stETH等ETH2.0衍生品,从而获得质押收益,这为如今的流动性危机埋下了伏笔。

Celsius 究竟怎么了?

无论是Celsius还是BlockFi,亦或多年前国内火热的互金,所有类银行商业模式公司的破产,都来源于流动性危机,分为几种情况:

一、坏账亏损。

实际上,所有的银行都会产生坏账,但只要不伤筋动骨,并非特别严重的问题,关键看坏账规模,最坏的情况就是巨额亏空,资不抵债。

二、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资产错配。

一般而言,负债端的期限较短,比如活期存款;而资产端的期限相对较长,比如长期贷款,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现金流收益,可一旦产生黑天鹅事件,就容易出现流动性短缺,并导致资产抛售和挤兑。

利差其实就是对“银行”承担流动性风险的补偿。

三、提款需求增加,流动性减少。

无论链上还是链下,金融市场最需要信心,哪怕是传统大型银行都恐惧挤兑,因为任何银行都会

有流动性错配的问题。

对于Celsius而言,很不幸,这几大问题,它都有。

如果非要说导火索,首先是 UST depeg。

Celsius 曾在 Anchor Protocol 中拥有5.35 亿美元资产,此后Nansen的链上数据分析证实,Celsius 是促成UST depeg 的七个鲸鱼钱包之一。

也就是说,Celsius 在UST彻底暴雷前逃了,或许并未有太大的资产损失,但这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以及引发了对Celsius的不信任。

自UST脱锚始,资金开始加速撤离Celsius, 5月6日至 5月14日,流失超过7.5 亿美元。

然后,Celsius 此前两次被盗事件被爆出并发酵。

一、在Stakehound 上损失了 35,000 ETH

2021 年 6 月 22 日,Eth2.0 质押解决方案公司 Stakehound 宣布丢失了代表客户存入的超过 38000 个 ETH 的私钥,后来经链上地址分析,其中3.5万枚属于Celsius ,Celsius却一直隐瞒该事件,至今未承认。

二、BadgerDAO 黑客攻击损失 5000 万美元

2021年12月,BadgerDAO 遭黑客攻击,损失达1.203亿美元,其中有超过5000万美元来自Celsius,包括约2100枚BTC和151枚ETH。

一共1.2亿美元的损失,并不会击溃Celsius的资产负债表,作为一家于2021年完成7.5亿美元融资,享受了牛市红利的独角兽,现金流状况应该比较健康,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乐观。

牛市期间,Celsius选择向矿业扩张,冲刺上市。

2021年6月,Celsius Network 宣布向比特币挖矿投资 2 亿美元,包括购买设备和收购 Core Scientific 的股份。

2021年11月,Celsius 对比特币挖矿业务再次投资3亿美元,投资总额达到5亿美元。

2022年5月,Celsius 旗下全资公司Celsius MiningLLC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秘密提交一份FormS-1(股票上市申请登记表)注册声明草案,开启上市之旅。

矿业是重资产、支出高、回报慢的投资项目,资金陷进去,很难快速回笼,当然恶劣的市场环境,也不支持高估值的IPO。

在当前动荡的市场环境中,Celsius又遭遇了流动性错配的问题。

Celsius 允许随时赎回资产,但是很多资产并不具备流动性,如果大量储户挤兑,Celsius无法满足赎回需求,比如Celsius有73%的ETH锁定在stETH或ETH2中,只有27%的ETH具备流动性。

挤兑冲击之下,Celsius “骚操作”不断,开发出了“HODL Mode”,禁止用户提现,需要提交更多文件和申请才能解除该模式,这似乎就是告诉投资者:我们快顶不住了,加剧恐慌。

为了应对提现,获得流动性,一方面,Celsius 大规模抛售BTC\ETH等资产,另一方面通过AAVE、Compound等DeFi协议抵押资产,借出USDC等稳定币。

截止6月14日,Celsius 在AAVE有5.94亿美元的抵押品,其中超过4亿美元是stETH,共借出了3.06亿美元资产。

Celsius 在Compound上有超过4.41亿美元抵押品,负债为2.25亿美元。

在Maker上,Celsius 有5.46亿美元资产,2.79亿美元负债。

看起来抵押率尚可,实则危险重重。

stETH 脱锚以及ETH、BTC价格持续下跌,让其不得不增加资产抵押,同时不断的提现需求又会减少其流动资产,于是Celsius采取终极手段——禁止提现、交易和转账。

在DeFi的黑暗森林中,Celsius 成为了众矢之的,透明靶子,猎人潜伏在暗处,随时可以扣动扳机,狙击其资产和清算线,捡拾尸体。

这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无法获得高收益-资金亏空-流动性错配-挤兑-抵押资产-价格下跌-补仓-继续下跌-继续挤兑……

目前,Celsius 的资产负债表仍然是黑匣子,或许亟待白衣骑士拯救,加密借贷平台Nexo发推表示,可以随时收购Celsius的任何剩余合格资产,Celsius反应冷淡。

也有人寄希望于Celsius的早期投资者——USDT发行方Tether,然而 Tether 似乎只想撇清关系,并表示:Celsius 的持续危机与Tether 无关,也不会影响其 USDT 储备。

每一轮牛熊周期转换,总会经历去杠杆的阵痛,总有人或机构成为被献祭的“代价”,LUNA 的算稳DeFi叙事破灭后,CeFi也迎来叙事幻灭时刻。

创业狂人 Mashinsky 一生并未有太多坎坷,桀骜不驯,如今在周期面前,或许他不得不低下头颅,向市场认输。

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后记

天下没有新鲜事,如今的Celsius,望过去,满是曾经中国互金企业的影子。

在流动性泛滥的时代野蛮生长,以高收益率为诱饵,疯狂营销吸储,扩张负债端,当借贷业务无法满足庞大的沉淀资金的使用,开始疯狂对外投资,房地产、上市公司债权、VC LP……

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资产往次级下沉,坏账和资金错配成为了皇帝的新衣,大家熟视无睹,一门心思奔着上市敲钟,书写人生传奇。

流动性的音乐总有停止的那一天,巴菲特名言永不过时,只有等到潮水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做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无论是美股还是Crypto,赢家享受的终究是Beta红利,大多数人的财富来自于周期,而不是实力。

但行好事,敬畏周期!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