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
原标题: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锐财经·聚焦中国经济半年报①)
本报记者 李 婕《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7月18日 第 03 版)
近期,人民日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经济开发区内各企业积极组织员工抓紧生产订单产品,海外满足市场需求。版中图为芜湖市繁昌经济开发区爱瑞特公司生产车间里,国经工人正在组装新能源电动清扫车。济顶 肖本祥摄(人民视觉)
近来,住压增长贵州省铜仁市落实高温天气各项保电措施,力实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现正可靠供电,人民日报保障群众和企业用电需求,海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版中图为7月16日,国经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巡维人员用测温仪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测。济顶 田 杰摄(人民视觉)
2022年中国经济半年报近日出炉。住压增长
今年以来,力实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经济发展极不寻常,海内外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如何评价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最新数据有哪些看点?下半年走势怎样?本报今天起推出“聚焦中国经济半年报”系列报道,全面、辩证、客观解析经济数据,回应热点问题,展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编 者
7月15日,中国经济上半年运行数据发布——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有力应对超预期因素影响,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评价。上半年,各部门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运行积极变化明显增多。多方面表示,下阶段尽管面临较多困难挑战,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国民经济有望逐步恢复,保持平稳增长。
月度经济逐步回升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137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28636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304868亿元,增长1.8%。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4%。
这样的成绩,是在超预期因素带来严重冲击,4月主要指标同比下滑的条件下取得的。“尤其是二季度实现了经济正增长,稳住了经济大盘,成绩来之不易。”付凌晖说。
经济克服困难保持增长。从月度来看,呈逐步回升态势。5月份经济止住4月份下滑势头,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在生产端,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比上月加快3.2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也由上月下降5.1%转为增长1.3%;在需求端,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上月下降6.7%转为增长3.1%;出口增长22%,比上月加快了6.7个百分点。
就业民生得到保障。受疫情冲击等影响,今年以来就业压力陡然上升,民生保障难度增加。针对突出问题,各方面持续加大稳就业力度,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成效逐步显现。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5%。此外,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价格形势总体稳定。
转型升级态势持续。新动能较快成长,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新能源汽车、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11.2%和31.8%。
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二季度我国经济克服多重压力挑战,主要指标止住下滑态势,实现企稳回升。
多数地区经济总体稳定
今年以来,疫情对部分地区经济造成较大影响,区域经济运行也备受关注。
“应该看到,疫情的冲击影响都是短期的、外在的,不会改变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大的趋势。”付凌晖说,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显效,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加快恢复,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地区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
二季度,多数地区的经济基本稳定。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6个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增长,占83.9%。其中,中西部地区经济增势较好。二季度,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2.3%和2%,增速均快于全国。上半年,中部、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均增长7.3%,中部、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0.7%和8%,均快于东部地区。
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的地区经济加快恢复。尽管二季度部分地区经济受疫情冲击较大,但是从月度来看,随着疫情防控总体向好,企业复工复产加快,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6月,上海、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和6.3%,上个月分别为下降30.9%和4.9%。从消费看,吉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月份增长5.5%,上个月为下降1.5%。
经济运行加快恢复的同时,付凌晖也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下阶段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运行有望逐步改善
当前,国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运行面临不小的压力,下半年经济复苏态势能否持续?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有望逐步改善。”付凌晖说。
需求恢复有潜力。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快,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提速,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有望增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线下消费场景渐次复苏,加上促消费政策发力,消费有望继续恢复。当前港口物流保通保畅继续推进,长三角等地区进出口较快恢复,外贸保稳提质具有较好基础。
生产回升有支撑。企业复工复产正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逐步打通,汽车、电子等重点行业带动作用有望进一步增强。随着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服务业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企业信心恢复,服务业有望进一步改善。6月份,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已经升至54.3%,重返扩张区间,其中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达到61%,连续2个月回升。
此外,产业新动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稳增长政策正在显效发力。下阶段,大规模留抵退税、专项债发行使用、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等政策效应会继续显现,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展。
“从下半年情况看,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进稳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效应不断显现,我国经济有望继续回升保持在合理区间。”付凌晖说。(本报记者 李 婕)
(责任编辑:综合)
-
自广州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越秀地产抗疫志愿者积极前往一线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坚韧、勇敢的越秀地产人暂舍小家,奔赴大家,只愿广州能够早日战胜病毒,安全度过这一艰难时期。广州新闻电台01军人退伍不褪色先顾大家 ...[详细]
-
新京报讯首席记者郭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期通报1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信息,其中标称青海好朋友乳业有限公司简称“青海好朋友乳业”)生产的1批次“青藏牧场”青海老娃娃头水蜜桃酸奶,霉菌数不合格。通报显示, ...[详细]
-
8月10日21:00,三星召开新品发布会,发布了两款折叠屏新机Z Flip4和Z Fold4。其中三星Z Fold4是三星首款搭载基于Android 12L的One UI 4.1.1的设备,基于该系统 ...[详细]
-
乌克兰政府部门8日说,受俄乌冲突、恶劣天气拖累秋收进度等因素影响,乌克兰今年前三个季度经济据估算同比萎缩大约30%。乌克兰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当天发表声明说,根据初步估算,乌克兰9月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减少大 ...[详细]
-
来源:经济观察报导读壹 ||95后周京辞去公职去看世界杯,这是他的第一届,也是青春的最后一届。梅西今年35岁,他会不会参加下一届,周京不知道。但如果周京不来,可能是他人生最后悔的事情。贰 ||视障 ...[详细]
-
30亿瑞郎自救,瑞信能否避免成为下一个“雷曼兄弟”?瑞士央行或将出手
转自:上游新闻综合10月7日,深陷破产传闻的瑞信宣布,将以大约30亿瑞郎的现金回购部分运营公司OpCo)的高级债务证券。瑞士信贷表示:“这些交易是我们管理整体负债构成和优化利息支出的积极表现,能够利用 ...[详细]
-
国庆假期全国出游4.22亿人次 预计发送旅客总量逾2.5亿人次
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10月7日电记者赵珊)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国庆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在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前提 ...[详细]
-
本报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被业内专家多次呼吁减税的个人养老金,其税收政策终于柳暗花明。9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 ...[详细]
-
中汽协: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延续良好势头,份额超过50%
“中汽协会数据”微信公众号11月22日消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延续良好势头,份额超过50%。2022年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18.7万辆,环比 ...[详细]
-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0月08日 第 02 版)本报北京10月7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四川省通济堰、江苏省兴化垛田、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6日成功入选2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