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青岛碳排放指数领跑30城,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炒股就看,中国展报指数权威,净零专业,碳城及时,告青构持全面,岛碳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排放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 刘美琳
编者按
《中国净零碳城市报告(2022)》连续两年发布,领跑在指标体系和样本城市方面有较大调整,源结核心指标与数据更加详实,续优分析更加深入。中国展报指数
在总排名中,净零一线城市占据前两名是碳城意料中的事情。而以青岛、告青构持杭州为代表的岛碳非一线城市能占据三四名取得好成绩,也说明除了头部的排放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仍有巨大的发挥空间。(李博)
当前,我国城镇化已经走过快速扩张阶段,正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渡,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等需求更为迫切,城市不断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近日,南财城市通、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发布《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综合考虑了城市的战略定位、发展水平、碳排放信息披露等多方面因素,选取了30个城市作为样本,构建了净零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从多个维度对30个样本城市的净零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报告》选取的30个城市样本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杭州、武汉、南京、天津、宁波、青岛、无锡、长沙、佛山、泉州、济南、南通、西安、福州、东莞、徐州、唐山、大连、温州、昆明、长春、沈阳、厦门和扬州。
在净零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报告》对30个城市的净零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青岛总排名第三,单位GDP碳排放、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GDP能耗变化、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等指标综合表现较好。《报告》显示,青岛的城市碳排放总量较低,其碳排放指数排在样本城市首位,新能源发电占比也在30城中处于较高水平,风能发电占比变化指标更是居于30城之首。
青岛在2012年成为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2021年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整体而言,青岛在碳排放和能源结构等方面优势突出。
碳排放指数表现最佳
《报告》共设置了4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碳排放指数、能源结构指数、能源消费指数以及发展质量指数。研究结果显示,青岛在多个二级指标中表现亮眼。在碳排放指数这个二级指标方面,青岛更是在30城中位列第一。
碳排放指数用于评价城市碳排放水平现状以及优化情况,重点关注城市的发电侧、用电侧碳排放量、城市碳排放总量及强度的变化情况。《报告》研究发现,碳排放指数方面表现优异的城市有青岛、徐州、沈阳、深圳、济南、杭州、长春、北京、西安和厦门等。单看城市碳排放总量变化情况,青岛亦表现突出。数据显示,2020年青岛碳排放量较2019年下降较快,幅度超过10%。
《报告》对此分析指出,绿色建筑的推广成为青岛2020年碳排放量降低的原因之一。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达到51.3%。青岛在2020年成为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率先启动了“零碳社区”项目,也将部分区域改建成清洁能源综合供能领域的示范项目。
青岛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进程,除了碳排放表现突出外,近年的降耗效果也较为明显。
单位GDP能耗,即能耗强度,主要用于比较不同地区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体现了地区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以能耗约束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动能转换。“十三五”时期,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2%,但由于产业结构偏重、投资占比偏高,我国单位GDP能耗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报告》结论显示,在30个样本城市中,约1/2的城市能耗总量出现下降,约2/3的城市能耗强度、人均能耗都出现下降,其中徐州、青岛、沈阳、武汉等城市降幅相对较大。青岛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青岛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318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6%,降幅较上年扩大1个百分点。202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2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5.1%。
发展清洁能源成效显著
“十三五”以来,青岛市以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大力推进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结构持续优化,能源转型迈出新步伐。
2020年,青岛市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253.2万千瓦,较2015年增长2.4倍,占总装机容量的40.6%;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44.65亿千瓦时,较2015年增长近3倍,占全市总发电量比重由6.7%提升至23.4%,提高了16.7个百分点。
这一结果也体现在《报告》中。《报告》研究结果显示,青岛在能源结构指数中的表现仅次于昆明,位居第二。在城市清洁能源推进方面,青岛表现尤其亮眼。《报告》显示,2020年青岛风力发电占总发电量提升指数排第一。近年来,青岛风电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风电占总电比重逐年提升。其中, 2020年青岛风电占总发电比重提升幅度更是高达3.31%,在30个城市中提升幅度最大。
与此同时,青岛作为沿海城市,大陆海岸线长730.64公里,加上所属海岛的岸线,全市海岸线总长862.64公里,具有发展风电产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当前,青岛已经建成大唐(青岛)风电场、华润新能源胶州风电场等项目,风电总装机114.38万千瓦。
青岛在利用风力资源拓展风电场的同时,还在积极布局风能上下游产业,早在2011年青岛就将风电装备产业列入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经过多年招商引资和战略部署,青岛的风电装备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配套体系相对完善。启信宝数据显示,山东省现有风电相关企业3242家,其中青岛市以639家排名第一;山东省现有海上风电相关企业672家,其中青岛市以240家排名全省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青岛还将重点发展海上风电产业,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融合示范风场等风电项目建设。《青岛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2025年前启动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建设,实现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零的突破。发挥深海资源优势,打造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报告》总结认为,青岛的经济体量虽然在30个城市中并不具备明显优势,但是能源利用效率较高,致力于优化能源结构,并取得相当成效。
不过,《报告》亦指出,青岛在新能源发电方面仍然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尤其在2020年受疫情带动的出口行情影响下,青岛当年用电量随即较快上行,显示出青岛仍存在降低能耗的压力。青岛当前火电占比等指标上,在30城中并没有明显优势,仍需继续推进清洁能源建设。
此外,与青岛位居第三的总排名相比,青岛的发展质量指数排名也相对落后,在30城中排在第20位。尤其在城市碳汇方面,青岛“十三五”时期的单位面积碳汇总量仅排在第20位,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报告》认为,发展城市碳汇是迈向净零碳城市的重要路径之一,虽然目前所发挥的作用还比较小,而且中国不同城市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面积大小、城镇化率等差异较大,但是城市碳汇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未来发挥的作用将更凸显。
(编辑:李博)
(责任编辑:百科)
-
恒大地产:将召开“20恒大02”持有人会议,审议调整本息兑付安排的议案
11月22日,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现定于2022年11月24日至11月25日召开“20恒大02”2022年第二次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关于变更本期债券持有人会议相关时间的议案》及《关于调整“2 ...[详细]
-
在各大便利店企业频频喊出万店目标的背景下,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国内便利店凶猛扩张,门店数新增了12.1万家,超过了过去二十多年开店数量的总和。而直到2017年,我国便利店数量才刚刚突破10万 ...[详细]
-
「深度」养老金融赛道四大产品集结,你的养老钱交给谁打理更安心?
FIRE生活财务独立,提前退休)、高端养老院、环游世界……近年来,退休规划已经成为了都市男女们的热衷话题。然而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退休职工依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2020年其替代率仅为36.2% ...[详细]
-
百德医疗9月22日-9月27日招股,招股价1.40港元-1.72港元
百德医疗发布全球发售公告,公司于2022年9月22日-9月27日招股,拟全球发售2.48亿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配售占90%,另有15%的超额配股权;发售价为每股1.40港元-1.72港元,每 ...[详细]
-
11月17日获悉,工业旅游景区“我为景区再添一景”作品评选结果揭晓,“霸王龙”“美猴王”等33件作品获奖。这些由员工自制的钢铁吸引了广大员工和游客们的眼球,让原本“无用”的废料重新“活”了起来,焕发出 ...[详细]
-
成都青羊的“蓝天梦”:航空产业拼出新跑道,航空新城蓄势正腾飞
姚韬算是一个老黄田坝人了。土生土长的“成飞子弟”,不折不扣的“青羊土著”,年轻的时候,姚韬经常望向天空,盯着歼7战机在头顶轰鸣而过。许多年以后,当他再次抬头望向蓝天的时候,白云间飞过的,已经是歼10与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三言财经消息,近期,顺丰快递接连被曝出现寄丢东西、赔付少等问题,“11000元手机寄丢仅赔1000元”、“寄丢20克黄金保价8000仅赔2000 ...[详细]
-
实控人转让5000万股偿还债务 华谊兄弟公开回应“退市”疑问:风险已经较大程度上消除
每经记者 毕媛媛 每经编辑 董兴生 频繁减持、质押后,SZ300027,股价2.4元,市值66.6亿元)还是未走出资金困境。9月22日,华谊兄弟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王忠军的通知,王忠军 ...[详细]
-
投资银行或许正在裁员,但专业服务公司却越做越大。安永势将在截至2023年7月的12个月内招聘大约22万人,前期实现了近20年来的最快增速。而这还是在其审计和咨询业务潜在分拆生效以前,此举还可能进一步推 ...[详细]
-
坚持宽松立场!日本央行维持政策利率不变 日元兑美元跌破145关口
华尔街见闻9月22日周四,日本央行宣布,维持政策利率在-0.1%不变,维持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目标在0%左右,并维持利率前瞻指引不变,符合市场预期。日本央行称将继续进行每日固定利率购债操作,将在必要 ...[详细]